table of contents
are you looking for a talent to recruit?

discover how we help you!

轉載: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308160029/

近幾年來全球遇到疫情、戰爭、政治、經濟…等影響。超高齡社會的要面臨的挑戰更加急遽,近期的新聞、行業內部消息都在討論著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及家庭關係,當這些壓力鍋逐漸滾燙時,面對長者的情緒行為,自殺率連年上升的嚴峻問題時,如何讓政府、社會、家庭及個人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更完善的支持系統,接住憂鬱的銀髮族。

以下提出些淺見:

一、加強社會支持網絡,促進長者社會參與:

1.鼓勵長者走出家門:透過社區關懷據點、長青學苑、樂齡學習中心等,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如社交聯誼、健康促進、藝文課程、志工服務等,增加長者與社會的連結,減少孤獨感。

2.推動青銀共創與交流:鼓勵年輕世代與長者互動,例如舉辦跨世代的活動、工作坊,讓長者感受到被尊重與需要,同時促進世代理解。

3.建立長者互助網絡:支持長者成立同儕支持團體,讓有相似經歷或困擾的長者可以互相扶持、分享經驗。

4.運用科技連結長者:教導長者使用網路、社群媒體等工具,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獲取資訊,拓展社交圈。

二、提升心理健康意識,及早發現並介入:

1.推廣心理健康教育:針對長者及其家屬、照顧者,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工作坊,提升對憂鬱症、自殺風險的認識,鼓勵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加強基層醫療的心理健康篩檢:在長者健檢、家庭醫師訪視等服務中,加入心理健康評估,及早發現有憂鬱傾向的長者。

2.提供可近性的心理諮商與治療資源:增加社區心理諮商據點,提供長者方便、可負擔的心理諮商服務。針對行動不便的長者,可考慮提供到宅服務或遠距諮商。

3.培訓相關專業人員:加強醫療、社工、照服等相關專業人員的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使其能更有效地辨識並協助有需要的長者。

三、關注長者的經濟與生活壓力:

1.完善長者經濟保障制度:確保長者有足夠的退休金或社會福利支持,減輕經濟壓力。

2.提供多元的照顧支持服務:針對不同需求的長者,提供居家照顧、日間照顧、機構住宿等多元的照顧服務,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3.協助長者適應退休生活:提供退休規劃諮詢,協助長者找到新的生活重心與目標。

4.關注獨居長者的生活狀況:建立獨居長者關懷訪視機制,定期關心其生活起居與身心狀況。

四、營造友善支持的社會環境:

1.去除對老年的負面標籤:鼓勵社會大眾以正面的態度看待老年生活,尊重長者的智慧與經驗。

2.提倡「活躍老化」的觀念:鼓勵長者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參與社會活動,維持身心健康。

3.媒體應謹慎報導長者自殺事件:避免過度渲染或詳細描述自殺細節,以免引起模仿效應。

4.鼓勵家人多關心陪伴長者:家人的關懷與陪伴是長者重要的支持力量,應鼓勵家人多花時間陪伴長者,傾聽他們的心聲。

五、強化跨部門合作與資源整合:

1.建立跨部門合作平台:整合衛生福利、教育、勞工、文化等相關部門的資源,共同推動長者心理健康促進與自殺防治工作。

2.鼓勵學術研究:加強對長者憂鬱症與自殺原因的研究,以制定更有效的預防與介入策略。

3.定期檢討與修正相關政策:根據實際執行情況與研究成果,不斷檢討與修正相關政策,以提升服務品質與成效。

六、地方文化與傳統信仰:

內在支持與動機轉換,會是文化與信仰改變焦慮的年代,可以給的心靈港口與依靠,透過場域與對話的,互信溝通能讓當下的心境轉換,讓行為可以有所改善與轉念。

要有效接住憂鬱的銀髮族,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從各個層面提供支持與關懷,讓長者能夠擁有健康、快樂、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post tags :
No tags to display. Try to select another taxonomy.

Leave A Comment

your ideal recruitment agency

view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