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ake notes while reading 20250423
近期在看期刊的過程中,看見了英國的這套模式:整合照護系統(Integrated Care System, ICS)。花了些時間整理與解析了這系統與目前高齡社會及長照模組的對照性,做了以下的分享:
ICS是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在英格蘭推動的一種新的合作模式,旨在更好地整合醫療和照護服務,以滿足當地社區的需求。
以下是對圖表的解釋與分析:
1.頂層結構:ICS
圖表的最上方是ICS,代表著整個整合照護系統。這是一個由不同組織和夥伴關係組成的廣泛網路,共同負責規劃和提供醫療照護服務。
2. ICS的頂層包含兩個主要的法定機構:ICB和ICP
2.1整合照護委員會(Integrated Care Board, ICB): 其主要職責是分配預算、委託服務以及在系統層面制定長期策略計畫。是負責做出資源分配和策略決策的組織。
2.2整合照護夥伴關係(Integrated Care Partnership, ICP):
其主要職責是滿足系統內公共衛生和社會照護倡議的需求。
ICP負責設定短期策略方向,但不直接委託服務。更側重於不同組織之間的合作,以改善整體健康和福祉。
3.地方層級的組織:系統、地點和鄰里
在ICB和ICP的下方,圖表展示了在不同地方層級運作的組織和夥伴關係:
系統(System):
這個層級的代表是提供者合作夥伴關係(Provider collaboratives)。
這包括NHS信託基金(NHS Trusts)、志願、社區和社會企業組織(VCSE organisations)以及 獨立部門(Independent sector)。
這些組織是實際提供醫療照護服務的單位。
地點(Place):
這個層級的代表是健康與福祉委員會和基於地點的夥伴關係(Health and wellbeing Boards & Place-based partnerships)。
這包括Healthwatch (健康觀察機構)和 地方政府(Local authorities)。
這個層級強調地方政府和社區組織在健康照護規劃和提供中的作用。
鄰里(Neighbourhoods):
這個層級的代表是基層照護網絡(Primary Care Networks, PCNs)。
這包括全科醫生(GPs)、社區藥局(Community pharmacies)、牙醫(Dentistry)和 驗光師(Opticians)。
這是最基層的照護服務提供者,直接面向社區居民。
1.整合性(Integration):圖表清晰地展示了ICS的核心理念是整合不同層級和不同類型的醫療照護服務提供者。從頂層的策略規劃到基層的服務提供,各個部分相互關聯,旨在提供更協調和連貫的照護體驗。
策略與執行分離:ICB負責策略制定和預算分配,而ICP更側重於跨組織的合作和短期目標的設定。這種結構試圖將策略規劃與具體的執行和合作分開,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2.地方化(Localisation):圖表強調了地方和鄰里層級的重要性。通過健康與福祉委員會和基層照護網絡,ICS試圖將醫療照護服務更好地與當地社區的需求和特點相結合。
多方參與(Multi-stakeholder Involvement):ICS的結構包含了各種不同的組織和機構,包括NHS組織、地方政府、志願組織和獨立部門。這反映了NHS希望通過更廣泛的合作來改善健康照護的決心。
3.潛在的複雜性(Potential Complexity):如此多層級和多個組織的參與也可能帶來複雜性和協調方面的挑戰。如何有效地在不同層級和組織之間溝通和協作,將是ICS成敗的關鍵。
總而言之,這張圖表提供了一個關於英國NHS推出的整合照護系統的清晰概覽。它強調了整合、地方化和多方參與的核心原則,旨在改善醫療照護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然而,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協調如此複雜的系統,仍然是一個需要持續關注和努力的方面。
ICS與台灣長照的比較分析
顯示思路
好的,我們來比較分析英國的整合照護系統(ICS)與台灣的長期照顧(LTC)系統:
比較面向
英國整合照護系統(ICS)/台灣長期照顧(LTC)
主要目標/焦點
整合醫療照護、公共衛生和社會照護服務,以滿足特定地理區域內人口的健康和福祉需求。強調系統層級的合作、策略規劃和預算分配。
提供因身心失能而需長期照顧的個人,涵蓋生活支持、身體照顧、醫療照護、社會參與等多方面的服務。主要目標是提升失能者的生活品質,減輕家庭負擔。
服務對象
涵蓋所有居住在該ICS區域的人口,著重於整體人口的健康改善和預防。
主要針對因疾病、年老或其他因素導致長期失能,需要他人協助日常生活起居的個人。有明確的失能等級評估標準。
組織結構
多層級結構,包括:ICB (整合照護委員會):負責預算、服務委託和長期策略規劃。
ICP (整合照護夥伴關係):負責滿足公共衛生和社會照護需求,設定短期策略方向。
系統層級(Provider collaboratives):醫療服務提供者合作。
地點層級(Health and wellbeing Boards&Place-based partnerships):地方政府和社區參與。
鄰里層級(Primary Care Networks, PCNs):基層醫療網絡。
相對較為分散,主要由政府部門(衛生福利部、地方政府)、醫療機構、社福機構、居家服務單位、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組成。目前仍在發展整合的照護網絡。
資金來源
主要由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預算撥款,ICB負責在區域內分配和管理這些資金。
主要由政府預算、菸品健康福利捐、以及部分使用者付費組成。未來可能朝向多元化的資金來源發展,例如長照保險。
服務提供方式
強調跨組織和跨專業的合作,透過整合的照護路徑(integrated care pathways)提供服務。從基層醫療到專科照護,再到社會照護,力求無縫銜接。
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包括:<br> -居家照顧服務:到宅提供生活照顧、身體照顧等。<br> -社區照顧服務:日間照顧、家庭托顧、交通接送等。<br> -住宿式照顧服務:入住養護機構、護理之家等。<br> -其他服務:喘息服務、輔具及無障礙環境改善等。
健康與社會照護整合程度
將健康照護和社會照護的整合置於核心地位,ICB和ICP都肩負著促進這兩方面協調的責任。
台灣的長照系統也強調健康與社會照顧的連結,但目前的整合程度可能不如ICS那麼緊密和制度化。例如,醫療服務和長照服務的資訊系統和合作模式仍在發展中。
社區參與
ICS的地點和鄰里層級非常重視社區的參與,透過Healthwatch和基層照護網絡等機制,納入地方意見和需求。
台灣的長照系統也鼓勵社區參與,例如透過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初級的照顧服務和健康促進活動。
預防與健康促進
ICS的目標之一是改善整體人口的健康,因此也重視預防疾病和促進健康的工作。
台灣的長照系統主要著重在失能後的照顧服務,但在前端的預防失能和健康促進方面,近年來也開始加強。
資訊系統與數據整合
ICS強調數據驅動的決策,目標是建立整合的資訊系統,以追蹤服務使用情況、健康結果和系統績效。
台灣的長照系統在資訊系統的整合方面仍在發展中,不同服務提供單位之間的資訊共享和數據分析有待加強。
挑戰
如何有效地在眾多組織和層級之間協調合作,克服預算限制,以及應對不斷變化的健康需求等。
如何確保服務品質、提升服務可近性、建立穩定的資金來源、以及整合不同部門和專業的資源等。
總結分析
整合程度與範圍:ICS的整合範圍更廣泛,涵蓋了整個醫療照護體系、公共衛生和社會照護,旨在從系統層面提升整體健康福祉。重視預防失能和健康促進: 除了失能後的照顧服務,台灣的長照系統可以更積極地投入前端的預防失能和健康促進工作,延緩失能的發生。現今的台灣長照系統則更專注於為失能者提供全面的照顧服務。
總之,ICS和台灣長照系統雖然服務對象和主要目標有所不同,但在整合照護資源、提升服務效率和品質方面有許多共通的挑戰和可以相互學習的地方。台灣可以借鑒ICS的經驗,結合自身的國情和發展階段,持續完善其長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