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再3個月台灣一半人超過45歲、4年後恐招不到新員工!不退休社會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轉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AMIfTl8UU
10年後年輕勞動力不到1/4!超高齡社會企業搶人靠這一招?
轉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bQDpsl_Rk
轉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AMIfTl8UU
10年後年輕勞動力不到1/4!超高齡社會企業搶人靠這一招?
轉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bQDpsl_Rk
近期因為全球政治、戰爭、關稅、貨幣、貿易…等不穩定的國際社會現象,連帶在民生社會問題,也一一浮出檯面,包含老齡化的社會,如何進行高齡勞動力再就業、少子化現象導致的國安及缺工問題,都是在當下發生的事情,如何往前走,看完兩隻影片後,分享些小小心得與淺見!
1)超高齡社會讓企業沒人可用?
這不是「人力消失」的問題,而是「人力配置失靈」的結構性挑戰。問題本質:
1.1 人口結構倒金字塔化:15–64歲勞動力人口逐年下降,65歲以上族群比重提高。
1.2 人才浪費現象:壯世代(45–65歲)具備成熟經驗與職場韌性,卻被主流企業「系統性排除」在再訓練與升遷軌道之外。
1.3 前瞻解方:
「跨齡人力資源策略(Intergenerational HR Strategy)」上線:
企業應導入「分齡任務模組化」、「知識資產轉譯師」等制度,讓高齡人力不只是補位,而是「升級為影響力角色」。
企業應導入「分齡任務模組化」、「知識資產轉譯師」等制度,讓高齡人力不只是補位,而是「升級為影響力角色」。
1.4 EAP+職務再設計(Job Redesign)聯動方案:
應整合身心健康支持與彈性工作模式,將「留才」轉化為「延才」,提升平均工作年限與生產力。
應整合身心健康支持與彈性工作模式,將「留才」轉化為「延才」,提升平均工作年限與生產力。
1.5 關鍵指標對焦:
勞參率(Labor Participation Rate)45–64歲vs 65–74歲
年齡多元性指數(Age Diversity Index)
高齡人力資產回報率(ROI of Senior Workforce)
2)對壯世代員工最友善的企業?
真正友善的企業,不只是「不歧視」,而是能「解鎖經驗紅利」。
典範企業特質如下:
2.1 設有壯世代員工發展方案(Midlife Career Development Program)
包含:斜槓訓練、跨域轉型支持、職涯續航輔導
包含:斜槓訓練、跨域轉型支持、職涯續航輔導
2.2 導入多世代團隊管理制度(Multigenerational Team Governance)
強化知識傳承與心理安全感建構,減少代際衝突
2.3 實施健康職場ESG方案(如延退政策、醫療支持、退休後職涯銜接)
3)想成功中年轉職的秘訣是什麼?
中年轉職不只是跳槽,而是一次「身分重塑」與「價值重構」。
成功轉職的三把金鑰:
3.1 盤點你的「五大資本」:
人力資本(專業知識、證照)
社會資本(人脈網絡、社群影響力)
心理資本(韌性、抗壓性)
財務資本(轉職緩衝資源)
文化資本(價值觀、跨文化理解力)
3.2 設計你的「人生商業模式Canvas」:
將自己視為一間公司,重新思考:「我的核心價值?目標客群?營收模式?關鍵資源與夥伴?」
將自己視為一間公司,重新思考:「我的核心價值?目標客群?營收模式?關鍵資源與夥伴?」
3.3 導入「S-Curve」再學習策略:
避免一次性投入,應規劃階段式的知識升級與技能重建,如:
避免一次性投入,應規劃階段式的知識升級與技能重建,如:
學會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 for Midlife)
駕馭數位工具(AI、ESG報告撰寫、資料視覺化等)
post tags :
No tags to display. Try to select another taxonomy.
your ideal recruitment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