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Industry information 20250812
上禮拜在台北世貿展覽館的「2025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三天吸引9萬人次共襄盛舉此次賴總統也親臨現場給予祝賀致詞與發言,總統表示,今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65歲以上人數約457萬人,占人口比例約19.6%,今年將達到20%,在此狀況下,更要做好對策以面對高齡者健康問題。
然而,在根據新聞內容,賴清德總統提出的 「三大健康支柱」,作為超高齡社會因應策略,做了以下的整理與可行性分析:
一、政策重點拆解
1.精準醫療與癌症防治
1.1建立標準醫療品質
1.2推動長照3.0
1.3提升癌症篩檢與治療能量
2.長照3.0升級與健康老化
2.1 2026年導入長照3.0 2.0改版
2.2機構智能化、預防保健
2.3社區健康老化、在地安養
3.高齡健康產業與多元服務模式
3.1健康促進與健康商機
3.2產業聚落與創新應用
3.3推動跨域合作(醫療+科技+銀髮服務)
二、可行性分析
1.強項(Strengths)
1.1政策背書:由總統層級提出,政策延續性高
1.2國際趨勢契合:與WHO、OECD的高齡政策方向一致
1.3跨部會潛力:結合衛福部、經濟部、教育部、地方政府的多方資源
2.弱點(Weaknesses)
2.1執行細節不足:未明確列出資金分配、時間表與KPI
2.2人才斷層:長照、社區健康與高齡科技人才不足
2.3跨域整合門檻高:醫療、科技與社福領域溝通成本高
3.機會(Opportunities)
3.1銀髮市場成長:2025~2035高齡人口快速成長
3.2健康科技崛起:AI、IoT、遠距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成熟
3.3國際合作空間:可與日韓、新加坡等國交流長照科技與產業模式
4.威脅(Threats)
4.1財源壓力:長照與健保財務負擔持續增加
4.2社會抗拒:部分地區對於長照機構或高齡住宅仍有「拒鄰」現象
4.3政策更迭風險:政黨輪替或預算變動影響推動
三、解決方案與落地建議
從 「政策—產業—社會」三層落地」 模型來設計:
1.政策層
1.1建立「國家高齡健康產業行動藍圖」
1.2時程分三階段(2025-2027、2028-2030、2031-2035)
1.3設定明確KPI:如「健康壽命延長指數」、「長照覆蓋率」、「社區健康據點達成率」
1.4跨部會整合辦公室:類似「數位發展部」模式,成立「高齡健康署」統籌
2.產業層
2.1打造「高齡健康產業聚落」
2.2引進民間資本(REITs、高齡住宅基金)
2.3與ICT、AI、IoT產業鏈結,發展智慧長照與健康管理系統
2.4示範場域計畫
2.5在六都及中型城市先行設立「健康社區示範區」
2.6結合長照、養生住宅、社區醫療、銀髮就業平台
3.社會層
3.1「再青年化」行動
3.2對接高齡者的再教育、再就業
3.3發展銀髮志工、社會處方簽(Social Prescription)模式
3.4減少拒鄰效應
3.5公私協力辦理社區共融計畫
3.6利用DEI(多元、公平、共融)理念促進跨世代共生
四、國際指標對應
此政策可直接與下列國際框架對齊:
CRPD:促進高齡與身心障礙者參與
WHO Age-friendly Cities:社區健康老化與可近性
WHOQOL-BREF:生活品質四大面向(生理、心理、社交、環境)
SROI:衡量社會投資回報,確保政策資金效益
整理了以上的資訊,我想最終還是在落實與落地,如何讓規劃成計劃,計劃可執行落實,才是最終的目的。
該政策目前的方向明確、國際接軌度高,但需補足財務與執行細節,並優先建立跨域整合與人才培育機制,才能轉化為具體成效與產業成長動能。
以上淺見,敬請指點交流。
post tags :
No tags to display. Try to select another taxonomy.
your ideal recruitment agency